- 搜產品
- 搜百科
TH-SW1、TH-SW2、TH-SW3物聯網水文監測站是依托物聯網技術,通過傳感器網絡、數據傳輸與智能分析平臺,實現水文數據(水位、流量、水質、氣象等)實時感知、傳輸與處理的綜合性系統。
TH-SW1、TH-SW2、TH-SW3基于微波傳感技術的全場景智能水文監測系統,創新性融合了K波段平面雷達陣列與多源數據融合算法,構建起一套高精度、高適應性的非接觸式水文參數監測體系。該系統通過部署于河道兩岸或渠道上方的雷達傳感器組,以35GHz高頻電磁波實現水體表面三維動態掃描,配合毫米級相位差解析技術,可同步獲取水位高度(精度±1mm)、瞬時流速矢量(精度±0.02m/s)及流速斷面分布數據。其核心處理器搭載自適應流量演算模型,能夠根據實時水力參數自動匹配曼寧公式、謝才公式等12種演算方法,確保在明渠、滿管流、倒虹吸等復雜工況下均能輸出精準的瞬時流量(精度±2%)及累計流量數據。
系統采用模塊化工業設計,主控單元集成低功耗ARM Cortex-M7處理器與LoRa無線通信模塊,整機功耗低于5W,支持太陽能+蓄電池雙模供電,滿足野外無人值守運行需求。防護等級達IP68的鈦合金外殼配合自清潔雷達罩設計,可有效抵御泥沙沖刷、油污附著及惡劣溫差環境(-40℃~80℃)。抗干擾算法可智能濾除漂浮物反射雜波、船舶擾動等噪聲信號,即使在暴雨天氣或渾濁水質條件下(SS濃度≤10kg/m3)仍能保持測量穩定性。
該系統已通過水利部水文儀器及巖土工程儀器質量檢驗認證,廣泛應用于中小河流監測站網、農業灌溉計量、城市內澇預警及水電站生態流量監管等領域。其遠程診斷功能支持通過4G/北斗雙通道實時上傳設備狀態參數,配合云端AI分析平臺可提前72小時預警傳感器故障風險,使維護響應效率提升60%以上,為智慧水務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。
1、江河、湖泊、潮汐、水庫閘口、地下水管網、灌渠灌道等流速、水位、流量和雨量測量。
2、輔助水處理作業,如城市供水、排污監測等。
3、流量計算、入水排水流量監測等。
1、非接觸式測量,結合斷面參數計算流量,不受風、溫度、霧霾、泥沙、漂浮物等影響。
2、適用于多種測量條件,不受腐蝕、泡沫影響,可以輸出流速、水位、流量的測量數據。
3、流速和水位采用平面陣列雷達天線,自帶測量角度功能,設備體積小巧,安裝方便。
4、方便的配置軟件,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參數進行方便的配置,以適應不同的使用條件。
5、不受大氣中水蒸汽、溫度和壓力變化的影響
供電電壓:100mA(工作),<1mA(休眠);
工作電壓:12V供電
運行溫度:-35℃~60℃;
存儲溫度:-40℃~60℃;
野外防護等級:IP68
信號輸出:RS485/MODBUS協議;
水位測量
測距范圍:0.1-40米
測距精度:±5mm
測距分辨率:1mm
間隔時間:1-5000min
流速測量
測距范圍:0.15~15m/s
測速精度:±2%
速度分辨率:0.01m/s
流量測量
流量=平均流速x過流斷面面積x修正系數
平均流速由流速計采集流體表面流速,并經過模型計算得到
過流斷面面積由水位計測得的水位以及斷面信息算出
雨量監測
測量范圍:雨強0~4mm/min
測量精度:±0.2mm
分辨率:0.2mm
承雨口徑:φ200mm
供電方式:太陽能電池板+蓄電池組合供電
太陽能功率:100W(選配)
蓄電池參數:DC3.7V 10Ah
支架高度:立桿3米橫臂3米
工作環境:-45℃~85℃(不結冰狀態)
1、安裝環境
測驗渠段內無巨大塊石阻水,無巨大漩渦、亂流等現象
測驗渠段宜順直、穩定、水流集中
測驗渠段需硬化處理,測量斷面宜規整
測驗渠段應保持順暢,防止漂浮物堆積
2、安裝高度
建議安裝高度3-4米
3、流速計安裝方向
流速計波束建議朝來水方向
參考資料編輯區域